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四川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 kinase,ALK)、ROS1及RET融合基因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临床特性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四川省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31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男234例、女76例,年龄29~77岁,中位年龄60岁;有吸烟史164例;组织学类型:腺癌142例,鳞癌138例,腺鳞癌10例,其他类型20例)ALK、ROS1及RET基因重排情况.同时统计所有受检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TNM分期等临床特征,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310例患者中,ALK基因重排15例(棘皮动物微管样蛋白4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率4.84%,腺癌14例,鳞癌1例;ALK基因重排更容易发生在60岁以下、不吸烟、腺癌的患者中(P<0.05);ALK基因重排与患者的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OS1基因(CD74-ROS1融合基因)重排l例,阳性率0.32%,为腺癌;RET基因(KIF5B-RET融合基因)重排2例,阳性率0.64%,均为腺癌. 结论 四川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ALK、ROSl和RET基因重排发生率分别为4.84%、0.32%和0.64%,与目前国内外文献的报道相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阴性、腺癌、年轻,无吸烟史或少吸烟患者为其高发人群.对目标人群筛查及以ALK基因为靶点的治疗将是肺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ROS1和RET基因重排发生率低,其临床意义有待探讨.
推荐文章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c-MET、ALK、ROS1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c-MET扩增
病理特征
ALK融合
ROS1融合
EGFR/ALK/ROS1三联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荧光定量PCR
EGFR
ALK
ROS1
非小细胞肺癌EGFR、ALK、ROS1基因突变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EGFR基因
ELM4-ALK融合基因
ROS1基因
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GFR/ALK/ROS1基因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肉瘤致癌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
基因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小细胞肺癌ALK、 ROS1及RET融合基因检测与临床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ROS1基因 RET基因 基因重排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2-52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5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7/1007-4848.2014014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金涛 33 217 8.0 14.0
2 朱江 65 286 9.0 14.0
3 文彦 11 43 3.0 6.0
4 刘光源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小细胞肺癌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ROS1基因
RET基因
基因重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月刊
1007-4848
51-1492/R
大16开
成都市国学巷37号
62-12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6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2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