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传统的采用物理模型或样车进行人机工效验证的方式存在成本高、修改不便、设计周期长等缺点,结合企业需求,研究并开发了各主要部分能够调节位置的人机设计验证台架系统.首先进行了需求分析,确定了需要覆盖的目标车型范围,明确了利用该台架能够验证的人机工效内容,并确定了主要的功能和结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总体的设计开发思路、需要考虑的定位基准系统以及各部分空间和各主要的自由度位置及行程进行了概念设计.根据经过反复论证的概念方案,参考各种型材和机构的行业标准,设计了台架的总体结构和各部分调节机构,并对结构和机构进行了强度、刚度和运动分析.与第三方制造商合作完成了整个台架系统的加工、制造、装配和调试过程.试运行的结果证明,该台架能够很好地模拟和呈现设计目标所规定的车型,并能方便地对汽车使用中的各种人机工效进行评价、修改和再评价.
推荐文章
乘用车电线束设计验证方法
电线束系统
设计验证
配电
搭铁
基于 UG 的人机交互模具电极自动编程系统开发
模具电极
人机交互
UG/OPEN
VC++
自动编程
乘用车组合仪表测试台架的研究
测试
组合仪表
台架
测试脚本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适用于乘用车人机设计验证的人机台架系统开发
来源期刊 中国机械工程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乘用车 人机工效 台架系统 开发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车辆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9-563
页数 5页 分类号 U463.82
字数 35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32X.2014.04.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金东 26 226 7.0 14.0
2 高晓娴 2 6 2.0 2.0
3 李世海 1 3 1.0 1.0
4 刘永清 1 3 1.0 1.0
5 米梦东 1 3 1.0 1.0
6 杜建 3 7 2.0 2.0
7 杜晓明 3 5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乘用车
人机工效
台架系统
开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机械工程
半月刊
1004-132X
42-1294/TH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湖北工业大学772信箱
38-1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71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0623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