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秭归褶皱带位于大巴山逆冲带与雪峰山逆冲带叠合部位,总体呈现穹窿-盆地型式,是构造复合、联合作用的结果,记录了大巴山逆冲带与雪峰山逆冲带两者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是研究构造复合和联合过程的理想区域。本文通过对秭归褶皱带秭归向斜、巴东复向斜和香龙山背斜的野外调查,对褶皱枢纽、相关断层、节理等进行详细构造解析,理清了先后叠加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构造分期和配套,对变形期古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恢复重建。结果表明秭归褶皱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经历三期构造变形:D1期以近EW向的秭归向斜和香龙山背斜为代表,秭归向斜为轴面近直立的开阔圆弧状,香龙山背斜呈轴面近直立的箱状,相关逆冲断层具由北向南逆冲的特点,可能与大巴山由NE向SW逆冲作用有关。D2期秭归向斜叠加近SN 向枢纽,呈锅状,香龙山背斜东段发育鼻状的五龙背斜,褶皱带呈穹窿-盆地型。与向斜相关的水田坝断裂带向SEE逆冲,主压应力场呈NWW-SEE近平行的束状。该期变形可能与雪峰山逆冲带向NW逆冲过程中受到黄陵背斜阻挡有关。D3期秭归向斜近SN 向枢纽向南西弯曲,巴东复向斜呈NW凸出弧形,香龙山背斜西端叠加NE-SW向构造形迹。主压应力场总体向NW发散。该期变形可能与雪峰山逆冲带向NW逆冲推挤有关。上述构造分析表明,向SW逆冲的大巴山逆冲带先影响鄂西地区,之后向NW逆冲推挤的雪峰山逆冲带扩展至该地区,形成复合关系。区域构造与地层关系分析表明D1-D3形成于J3-K1,因此秭归褶皱带是大巴山逆冲构造带向SW叠瓦逆冲并与指向NW的雪峰山逆冲带复合叠加的结果,表明上扬子地区在J3-K1经历了分阶段复合叠加的过程,即前期受到大巴山逆冲带近SN构造作用影响,后期经历向N W逆冲推挤的雪峰山逆冲带N W-SE向构造叠加。
推荐文章
大巴山逆冲推覆带构造扩展变形的年代学制约
热年代学
构造变形
逆冲推覆带
大巴山
南大巴山造山带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构造特征
变形(地质)
油气勘探
造山运动
大巴山
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研究的主要新进展
造山带
前陆褶皱冲断带
盖层冲断推覆体
基底褶皱推覆体
准南西段构造样式及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准噶尔盆地
南缘西段山前冲断带
构造滑脱层
逆冲推覆构造
断层传播褶皱
复合背斜
勘探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巴山与雪峰山逆冲构造带J3-K1复合过程的响应--鄂西秭归褶皱带构造样式与形成机制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秭归褶皱带 大巴山逆冲带 雪峰山逆冲带 复合过程 鄂西
年,卷(期) 2014,(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82-1400
页数 19页 分类号
字数 1386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颜丹平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8 548 14.0 23.0
5 焦守涛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6 23 2.0 4.0
6 宋庆伟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1 14 1.0 1.0
7 吴钪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1 14 1.0 1.0
8 董周宾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2)
共引文献  (560)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69)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7(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8(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9(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2(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3(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4(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5(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06(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7(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43)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0(21)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秭归褶皱带
大巴山逆冲带
雪峰山逆冲带
复合过程
鄂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