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伊潘立酮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随机、开放、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16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8人,男女各半,分别单次口服伊潘立酮片1,3 mg,用HP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伊潘立酮的血药浓度,用WinNonlin 6.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单次口服伊潘立酮片1,3 mg 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分别为(54.06±49.61),(34.92±28.42)h,ρmax分别为(0.72±0.33),(7.26±4.47) ng· mL-1,tmax分别为(2.04±0.66),(1.43±0.33) h,AUCinf分别为(14.30±7.81),(71.90±36.48) ng· h· mL-1。结论单次口服伊潘立酮片1~3 mg后,伊潘立酮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推荐文章
法莫替丁对多潘立酮在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多潘立酮
法莫替丁
药代动力学
LC/MS/MS法
人血浆中多潘立酮的质量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多潘立酮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药代动力学
安全性
二甲双胍片在中国健康男性志愿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及其生物利用度
药理学
二甲双胍
HPLC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30例健康志愿者口服双环醇片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双环醇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伊潘立酮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伊潘立酮片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1-58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69.1|R971.4
字数 24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99/j.cnki.1001-6821.2014.07.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伊潘立酮片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半月刊
1001-6821
11-222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82-14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40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5506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