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①将阳明的“喜忘”作为“喜妄”,首先从文字的角度,“喜”用作动词,“妄”为副词,动词修饰副词,于理不通。其次阳明蓄血与太阳蓄血不同,一个在小肠与手少阴心相表里,直接影响到心神,故有狂妄;一个在大肠与手太阴肺相表里,间接影响及气血,故有健忘。②阳明蓄血“喜忘”,一则气血并于下,心肺气血虚,不能上奉于脑,脑失所养;二则阳明蓄血在下,肠道传导失司,糟粕停滞,酿生浊毒,浊毒上扰清窍,气血逆乱,脑神受扰,使记忆失常;三则阳明邪热与素有瘀血互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心神失养,皆可导致神明不清,最终导致“善忘”。③所谓阳明蓄血,是肠道本有瘀血,与阳明邪热相合,而形成“喜忘”的蓄血证;而阳明瘀血是在阳明病的过程中,热盛伤血,血分津液被耗,而形成瘀血。蓄血与瘀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瘀血不一定能成为蓄血,但蓄血则一定是由血行瘀滞所导致。一般而言瘀血在经。蓄血在腑。蓄血有形可证,诸如下血、黑便等;瘀血惟像可辨,诸如舌暗,脉涩等。
推荐文章
伤寒论评话
厥阴病
麻黄升麻汤证
痰厥
水厥
瓜蒂散
茯苓甘草汤
张仲景
伤寒论
伤寒论评话
伤寒论
张仲景
张机
太阳表证
伤寒
中风
温病
传经
转归
伤寒论评话
黄帝内经
经络
十二正经
六经传变
六经辨证
阴阳
手足
脏腑
八纲
三焦
伤寒论评话
少阳
“半表半里”
“往来寒热”
“阳微结证”
伤寒论
张仲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伤寒论评话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阳明病 喜忘 蓄血证 瘀血证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仲景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77-158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华龙 82 337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张仲景
伤寒论
阳明病
喜忘
蓄血证
瘀血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