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①少阳位于“半表半里”的说法是错误的,首先是将“阳微结证”症状一部分是表证一部分是里证,即“必有表,复有里也”和“半在里半在外”的症状表现,偷换成病位的概念,进而将少阳的生理位置和病理病位等同;其次是混淆了阳微结、少阳病、柴胡类证等三种虽相似但不等同的证候概念,以阳微结用小柴胡汤治疗而认为是少阳病;再次是没有廓清《伤寒论》中表里的概念,模糊了证候概念与症状概念的界限,忽略了表里是一对相对性位置概念的基本内涵。②“半表半里”只可以作为少阳病主要证候的症状分布的描述,用“半表半里”既不能准地表述少阳经的分布位置,也不能准确地表述少阳经的生理功能,更不能说是少阳病的病理位置。③从“提纲”一词的含义为主要的、大的方面的意思来衡量,六经提纲中太阳病提纲反映了表证,其他五经病提纲反映了腑证,符合“提纲”的要求,可以作为“六经提纲”,而“口苦、咽干、目眩”则正反映了少阳三焦和胆腑的邪热病理,故可以作为少阳病“提纲”。④“往来寒热”一症不是主体(自觉)、客体(他觉)感觉的综合表述,而是主体的单方面感觉,即发热恶寒和发热恶热的交替出现,其中发热(体温升高)是该患者一直存在的他觉体征,而恶寒和恶热是患者的主体感觉,所谓“寒热往来”是从患者主诉而得到的。
推荐文章
伤寒论评话
厥阴病
麻黄升麻汤证
痰厥
水厥
瓜蒂散
茯苓甘草汤
张仲景
伤寒论
伤寒论评话
伤寒论
张仲景
张机
太阳表证
伤寒
中风
温病
传经
转归
伤寒论评话
黄帝内经
经络
十二正经
六经传变
六经辨证
阴阳
手足
脏腑
八纲
三焦
伤寒论评话
太阳病
肺经病
太阴病
四逆汤
张仲景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大实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伤寒论评话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少阳 “半表半里” “往来寒热” “阳微结证” 伤寒论 张仲景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仲景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15.0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华龙 82 337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少阳
“半表半里”
“往来寒热”
“阳微结证”
伤寒论
张仲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