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水提取部位、醇提取部位、总多糖部位以及大黄酸、大黄酚等有效组分与化合物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一氧化氮(N0)等炎症介质释放浓度的影响作用,探讨复方治疗骨关节炎的初步机制.方法:选取补肾活血方不同提取分离部位,以及复方水提液中存在的具有潜在治疗骨关节炎活性的大黄酸、大黄酚化合物,采用体外脂多糖(LPS)刺激的RAW264.74小鼠巨噬细胞为模型,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试药对模型细胞释放TNF-α、IL-6及NO的抑制作用.结果:复方水提取部位与醇提取部位在100μg/ml,以及大黄酚在20μg/ml和100μg/ml对TNF-α的释放具有显著的抑制;复方醇提取部位在100μg/ml,大黄酸在20μg/ml,以及大黄酚在20μg/ml和100μg/ml对IL-6水平具有显著的抑制;复方水提取部位在100μg/ml、醇提取部位在20μg/ml和100μg/ml、大黄酸在20μg/ml,以及大黄酚在20μg/ml和100μg/ml对NO的释放具有显著抑制.结论:补肾活血方的治疗骨关节炎活性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降低TNF-α、IL-6、NO等含量发挥作用,这对验证复方药效活性,探究效应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化合物5242331体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活性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AS)
ABCA1
CLA-1
SR-BI
化合物OCAM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抗肿瘤作用
细胞毒作用
SMMC-7721细胞株
MTT
流式细胞术
化合物Awf体外抗肿瘤效应的初步研究
SW480
凋亡
体外抗肿瘤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肾活血方有效组分及部分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药药理与临床 学科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骨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一氧化氮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13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东东 55 305 10.0 16.0
2 程海波 113 1258 17.0 34.0
3 沈卫星 36 157 5.0 12.0
4 徐长亮 9 0 0.0 0.0
5 刘丽萍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10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补肾活血方
骨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一氧化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药理与临床
双月刊
1001-859X
51-1188/R
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1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3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