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对侧眼视网膜及视网膜玻璃体界面改变,探讨玻璃体后脱离与特发性黄斑裂孔形成的关系.方法 对92例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对侧眼行OCT检查,并进行2 a随访观察.结果 OCT检查显示92例患者对侧眼玻璃体完全后脱离26眼、不完全后脱离66眼,其中发生Ⅰ期黄斑裂孔12眼,Ⅱ期5眼,Ⅲ期3眼,Ⅳ期14眼,黄斑裂孔发生率36.95%;受检后1 a,玻璃体完全后脱离39眼、不完全后脱离53眼,Ⅰ~Ⅳ期黄斑裂孔共57眼,发生率61.95%;2 a时玻璃体完全后脱离44眼、不完全后脱离48眼,Ⅰ~Ⅳ期黄斑裂孔共73眼,发生率为79.34%.结论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成与玻璃体后脱离有关,单眼黄斑裂孔者对侧眼发生黄斑裂孔的风险较高.
推荐文章
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分析
特发性黄斑裂孔
黄斑前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黄斑部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
视网膜脱离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
视功能
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黄斑部脉络膜厚度的观察
EDI-OCT
特发性
黄斑裂孔
脉络膜厚度
黄斑变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92例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对侧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对侧眼 玻璃体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2-993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07/j.issn.1674-3474.2014.10.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胜家 5 13 2.0 3.0
2 王静 开封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7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发性黄斑裂孔
对侧眼
玻璃体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月刊
1674-3474
41-1400/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7号
36-161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08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5847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