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庄子的“寓言”、“重言”及“卮言”(简称“三言”)所表现的隐喻言说,在本质上不同于传统隐喻说,却与现代隐喻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庄子的“寓意于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东方文化语境下的隐喻话语叙述方式,不仅能够揭示客观世界的某些真理,也能够拓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文章从“三言”的分析出发,通过由“用”而“体”的隐喻超越,使得“寓意于言”的隐喻进入“物我合一,丧我即道”的本真之中,进行追寻哲学根源,成为一种认知道体的思维方式,进而成为隐喻产生的中国化叙述方式.
推荐文章
“中国化”:打天下和治天下的法宝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
基本经验
时代化
大众化
"教育学中国化"研究的思维方式问题
教育学中国化
思维方式
邓小平理论
论禅茶与佛教中国化之关系
禅茶
佛教
中国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庄子的“寓意于言”:隐喻的中国化叙述方式
来源期刊 新乡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庄子 三言 寓意于言,隐喻 中国化叙述方式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8
页数 5页 分类号 I206
字数 765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俊 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40 4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庄子
三言
寓意于言,隐喻
中国化叙述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乡学院学报
月刊
2095-7726
41-1430/Z
大16开
河南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3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