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Par3、Par6和aPK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Par3、Par6和aPKC三种蛋白在153例胃癌各个位点(即胃癌黏膜层、肿瘤中心、侵袭前沿)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并以正常胃黏膜作为对照。结果Par3、Par6和aPKC在胃癌组织各个位点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P<0.01);Par3、Par6、aPKC在胃癌中的表达下调率高于肠型和混合型胃癌(P<0.05,P<0.01,P<0.01),Par6和aPKC在侵袭至浆膜及浆膜外病例中的表达下调率显著高于侵及黏膜及肌层的病例(P均<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中Par6的表达低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病例(P>0.05)。结论Par3、Par6和aPKC表达下调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
推荐文章
地塞米松对腭胚突上皮细胞PAR复合体和细胞极性的影响
腭裂
腭胚突
地塞米松
细胞极性
PAR复合体
细胞极性相关蛋白CDC42和PAR3在小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细胞极性相关蛋白
CDC42
PAR3
牙胚发育
成牙本质细胞
成釉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ar3、Par6及aPKC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肿瘤 Par3 Par6 aPKC 免疫组织化学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2-134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5.2
字数 31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15/j.cnki.cjcep.2014.1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182 853 11.0 19.0
2 王行富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71 238 8.0 11.0
3 陈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39 134 6.0 7.0
4 陈余朋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63 180 7.0 10.0
5 郑珂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18 54 5.0 6.0
6 熊中堂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8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肿瘤
Par3
Par6
aPKC
免疫组织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月刊
1001-7399
34-1073/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内
26-5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3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3600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