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构建梯度热应激大鼠模型,探讨不同程度热应激对大鼠核心体温(Tc)调节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1℃组、42℃组、43℃组、44℃组。除正常对照组置于室温环境下外,其余各组大鼠于39℃进行热打击,直肠热电偶测量直肠温度,代表Tc。监测各组大鼠Tc 的变化,频率为10 min/次。41℃、42℃、43℃、44℃组分别达到对应的预设温度41、42、43、44℃时取出大鼠,将大鼠放入环境温度25℃的室温环境下,恢复自由进食、水,并继续监测8 h内Tc 变化,观察72 h内大鼠的生存情况。结果随热应激的程度不同,大鼠T c 呈现不同的特征性改变。热应激期间,41℃和42℃组大鼠表现为双相式T c 上升,而43℃和44℃组大鼠表现为三相式Tc上升。脱离热应激后,41℃和42℃组大鼠Tc 在1 h内恢复正常水平,而43℃和44℃组均出现低Tc ,以44℃组为明显。41℃和42℃组大鼠72 h内未出现死亡,43℃和44℃组出现不同比例的大鼠死亡,生存分析显示,44℃组大鼠预后显著差于43℃组大鼠( P<0.01)。结论不同程度热应激对于大鼠Tc 调节特征有显著影响,热应激程度越高,恢复期低Tc 程度越深,预后越差。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梯度热应激对大鼠核心体温调节及预后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关键词 热应激 实验动物模型 大鼠 核心体温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0-822,823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9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磊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70 547 14.0 19.0
2 唐忠志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急诊科 81 374 10.0 14.0
3 彭娜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13 85 5.0 9.0
4 耿焱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10 51 4.0 7.0
5 付炜 3 13 1.0 3.0
6 雷玉梅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附属一五七医院急诊科 2 12 1.0 2.0
7 刘亚楠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3 20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应激
实验动物模型
大鼠
核心体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