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共形光学导引头角增量非线性误差的补偿问题,设计了一款红外共形光学导引头.研究了共形导引头的焦距非线性和脱靶量非线性产生的原因及它们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前馈补偿方法.根据共形导引头的特点,介绍了焦距以及脱靶量的非线性误差现象;基于提取控制角增量的方法,分析了共形导引头的非线性变量对跟踪回路跟踪误差的影响.最后,设计了基于角增量非线性模型的前馈补偿器,测试了系统的跟踪误差.结果表明:当共形光学系统的焦距为90~91.125mm,像移变化为0~1.109°时,所提出的前馈补偿器能够有效地校正跟踪误差,补偿后的跟踪误差为0.038°,满足共形光学导引头对位置回路跟踪误差≤0.1°的要求.
推荐文章
空空导弹导引头角预定精度研究
空空导弹
导弹发射
误差分析
基于Paden-Kahan子问题求解滚仰式导引头角增量
滚仰式导引头
角增量求解
Paden-Kahan子问题
逆运动学
空射诱饵对导引头影响分析研究
空射诱饵
导引头
角度跟踪
基于雷达导引头角度跟踪特性的战斗机机动控制方法
规避机动
角度自动跟踪
跟踪误差
非线性动态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共形导引头角增量误差分析及其前馈补偿
来源期刊 光学精密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共形光学 共形导引头 红外导引头 非线性误差 角增量误差 前馈补偿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现代应用光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9-836
页数 8页 分类号 TJ765.3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OPE.20142204.08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超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78 2990 26.0 41.0
2 贾宏光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20 1499 18.0 33.0
3 张天翼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1 44 4.0 6.0
4 魏群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2 147 7.0 11.0
5 姜湖海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4 13 3.0 3.0
6 虞林瑶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8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共形光学
共形导引头
红外导引头
非线性误差
角增量误差
前馈补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精密工程
月刊
1004-924X
22-1198/TH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16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98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