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临床分离的24株铜绿假单胞菌(PA )对致病性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等)的抑制作用。方法收集临床上24株PA ,通过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及API 20NE(法国梅里埃公司产品)进行鉴定;通过纸片法、十字交叉划线法及共培养检测PA对致病性真菌的抑制作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有抑制作用的PA和无抑制作用的PA分泌蛋白进行电泳。结果24株PA中部分菌株对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显著抑制作用,而部分PA菌株有一定抑制作用,另外一些完全没有抑制作用;共孵育试验显示 PA可能是通过抑制真菌的菌丝生长而产生抑制作用。SDS-PAGE显示有抑制作用的PA和无抑制作用的PA分泌物蛋白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PA对常见的致病真菌具有抑制作用,推测可能与抑制真菌的菌丝生长及分泌抑制真菌生长的各种蛋白类物质有关。
推荐文章
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阿奇霉素
生物被膜
铜绿假单胞菌
生姜活性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机理研究
生姜
活性提取物
铜绿假单胞菌
抑菌作用
机理
铜绿假单胞菌抗体制备及抑菌作用
铜绿假单胞菌
抗体
培养基
抑菌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绿假单胞菌对致病真菌的抑制作用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真菌 绿脓菌素 十字交叉划线法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论 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9-771,77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9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14.07.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自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 129 1685 21.0 36.0
2 汪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 15 57 4.0 7.0
3 刘彩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 12 59 4.0 7.0
4 侯红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 7 25 3.0 4.0
5 徐令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 3 10 2.0 3.0
6 欧国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 3 10 2.0 3.0
7 孙明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假单胞菌 ,铜绿
真菌
绿脓菌素
十字交叉划线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