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的作品质朴无华,寓意深刻,常让读者苦于理解其中的深意。《六节诗》即为这样一篇佳作。全诗拉开记忆的长焦,对童年进行了碎片式的回忆,并在诗文最后借孩子之手勾勒出谜一样的画境,给予全诗一个开放性结尾。在此,运用法国当代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家拉康“滑动的能指”理论来解读《六节诗》中精巧的结构,以及“房子”与“泪水”的象征意义。诗人运用六节诗独特的结构,使六个尾词在全诗反复出现,好似滑动的能指从链环的一边滑向另一边,将六种事物绵密地交织在一起。在不断的重复和替换中,代表记忆碎片的“房子”与“泪水”晕染出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隐约指明没有父母的关爱对诗人所造成的永远的缺失。
推荐文章
平面六节点等参应力奇异单元的精度研究
六节点奇异元
应力强度因子
过渡单元
双材料
界面裂纹
探寻能指背后秘密--意象诗的符号学解读
意象诗
符号
能指
所指
表指关系
解读
《素问·六节藏象论》脾为至阴辨析
内经
脾为至阴
学术探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滑动的能指与记忆的碎片--毕肖普《六节诗》的拉康式解读
来源期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滑动的能指 记忆的碎片 六节诗 房子 泪水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文字学?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1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I561
字数 502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影倩 15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滑动的能指
记忆的碎片
六节诗
房子
泪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2096-0492
22-1312/C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177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