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通过对中亚热带丘陵山区4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天然林以及由此转变而来的杉木人工林、板栗园和坡耕地)1 m深土壤剖面碳储量、δ13C值和细根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7a后,土壤剖面(1 m)有机碳储量与天然林相比降低了26%-36%,且40 cm以下深层矿质土壤碳储量下降了19%-45%.1 m深土壤δ13C平均则升高1‰-3‰,说明植物群落的光合类型发生了变化,C4植物种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增加.天然林转变后,严重的水土流失、人为扰动和植物物种组成的变化,诱发深层土壤碳输入减少以及碳流失和矿化损失增加,是导致深层土壤碳储量大幅下降的主因.土地利用变化后,60 cm深细根生物量锐减50%-99%,且细根主要集中于表土层.这主要与土壤理化性状劣化、资源有效性大幅降低及天然林转变后植被幼龄化有关,反映土地利用变化后土地生产力大幅退化.上述研究结果揭示在中亚热带山地开发、利用和土地转变过程中,加强天然林保育和中幼林抚育,创新减轻坡土扰动的农艺措施和加强陡坡地退耕,严控水土流失,科学施肥补充损失的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对于维系山地土壤生产力和山区可持续经营具有长远意义.
推荐文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进展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管理变化
土壤有机碳
土地利用对崇明岛围垦区土壤有机碳库和土壤呼吸的影响
土地利用
土壤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呼吸
农业减排
亚热带和黄土高原区耕作土壤有机碳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土壤有机碳
全球气候变化
模拟与预测
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缙云山
土地利用
土壤有机碳
物理分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亚热带山区深层土壤有机碳库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转变 土壤碳贮量 δ13C值 细根生物量 稳定性碳同位素
年,卷(期) 2014,(23) 所属期刊栏目 景观、区域和全球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04-7012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3103126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杨珠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67 4018 33.0 49.0
2 周萍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39 503 13.0 20.0
3 盛浩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84 427 13.0 16.0
4 李洁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4 189 8.0 13.0
5 宋迪思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9 70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3)
共引文献  (305)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201)
二级引证文献  (11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1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3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9(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20(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地利用方式转变
土壤碳贮量
δ13C值
细根生物量
稳定性碳同位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