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土地利用方式对中亚热带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及碳库管理指数(CMI)的影响,采用KMnO4氧化法,对湘中丘陵区6种土地利用类型:石栎(Lithocarpus glaber)-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次生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苗圃、农用旱地、水田土壤ROC含量及其季节动态变化进行测定,以石栎-青冈次生林土壤为参照,计算土壤CMI,分析土壤ROC含量、CMI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土层ROC含量、ROC 分配比例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差异显著,ROC 含量表现为石栎-青冈次生林>毛竹林>水田>杉木人工林>农用旱地>苗圃,ROC 分配比例为水田>石栎-青冈次生林>毛竹林>农用旱地>苗圃>杉木人工林;与石栎-青冈次生林相比,毛竹林、水田、杉木人工林、农用旱地、苗圃土壤ROC含量依次下降了9.8%~15.6%、22.0%~36.3%、27.6%~40.1%、47.4%~51.2%、58.0%~65.5%,水田、毛竹林、杉木人工林、农用旱地、苗圃土壤CMI依次下降了11.6%~18.4%、9.1%~20.9%、40.0%~44.1%、48.6%~51.5%和59.3%~66.6%;6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ROC含量的季节变化节律基本一致,表现为春夏季较秋冬季高,夏季最高,冬季或秋季最低;土壤ROC含量、CMI与土壤SOC、全N、全P、水解N、有效P含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含水率、全K、速效K不相关。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ROC含量、CMI影响显著,次生林转变为人工林或农用地后,土壤碳库稳定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下降。
推荐文章
中亚热带山区深层土壤有机碳库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土地利用方式转变
土壤碳贮量
δ13C值
细根生物量
稳定性碳同位素
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缙云山
土地利用
土壤有机碳
物理分组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进展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管理变化
土壤有机碳
南亚热带森林土壤碳库稳定性与碳库管理指数对模拟酸雨的响应
模拟酸雨
活性有机碳
总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不同演替阶段森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亚热带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湘中丘陵区 土地利用方式 易氧化有机碳 次生林 碳库管理指数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9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S154.1|X144
字数 99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6.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项文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82 1480 19.0 34.0
5 方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53 1284 21.0 34.0
9 张仕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8 213 8.0 14.0
10 孙伟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9 177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1)
共引文献  (642)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11)
二级引证文献  (5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5(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6(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0)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20(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湘中丘陵区
土地利用方式
易氧化有机碳
次生林
碳库管理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