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水平(DD)对缺血性卒中临床亚型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TOAST分型方法对14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学分型:心源性血栓型(CE组)4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组)51例和小血管闭塞型(SAO组)5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行DD含量测定.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性,绘制ROC曲线,评估DD水平预测心源性血栓型的价值.结果 CE组患者DD水平最高[206.5(127.8,450.5)ng/mL],其次为LAA组[146.0(32.0,222.0)ng/mL],最后为SAO组[78.0(26.3,128.5)ng/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ROC曲线,以DD水平来预测心源性血栓型,其曲线下面积为0.783(P<0.001),cut off值为82 ng/mL,DD>82 ng/mL诊断心源性血栓型的灵敏度为95.24%,特异度为49.53%.结论 检测DD水平有助于缺血性卒中不同病因学亚型的鉴别,对心源性血栓型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推荐文章
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结肠炎,缺血性
D-二聚体
诊断
微粒子酶免分析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D-二聚体水平对缺血性卒中临床亚型的预测价值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D-二聚体 心源性血栓型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7-3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13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聪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31 67 5.0 6.0
2 解龙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35 106 5.0 9.0
3 龙友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25 35 3.0 5.0
4 陈梦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6 14 3.0 3.0
5 郑扬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4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性卒中
D-二聚体
心源性血栓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