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规模建设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淤泥等超软土地基处理,其目的是尽可能排出超软土体中的水而使土体固结,以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能.静动力排水固结法试图利用高能量冲击而将超软土中部分结合水转换为自由水,进而实现更多水的排出而有效固结.然而,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能造成这种水相变化的冲击荷载究竟要达到何种水平及速率.为此,在模拟条件的、淤泥土的不同类型荷载水平及速率试验基础上,进行核磁共振水相测试,探索了典型荷载水平及速率下这种超软土中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的条件及规律,主要为:1)对应于通常工程荷载的较低能量真三轴试验荷载速率与水平(1.6 MPa/s与100 kPa及以下),淤泥类超软土中非自由水不能转化为自由水.2)对应于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条件的高速冲击荷载下(每击荷载水平3787 kPa,速率631.2 MPa/s),非自由水可转化为自由水;且冲击总能量越大(遍数及击数越多),就越易析出自由水.3)约束样品的侧限刚度对非自由水转化为自由水的影响可忽略.
推荐文章
循环荷载下平面变形超固结软土蠕变特征试验研究
循环荷载
超固结
平面蠕变
软土
典型荷载条件下淤泥孔径分布特征核磁共振试验研究
典型工况荷载
淤泥
孔隙结构分布
核磁共振试验
土-水特征曲线与核磁共振曲线的关系
基质吸力
土-水特征曲线
核磁共振
弛豫时间
饱和水岩石核磁共振表面弛豫温度特性
核磁共振
饱和水岩石
表面弛豫
温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荷载水平及速率下超软土水相核磁共振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荷载水平及速率 超软土 核磁共振试验 水相变化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学交叉学科及有关科学技术领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018202-1-018202-8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3.0182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彰明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77 686 15.0 22.0
2 曾文秀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4 67 4.0 4.0
3 高美连 6 80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38)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荷载水平及速率
超软土
核磁共振试验
水相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