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生白芍和炒白芍采用不同制备方法的多糖含量和理化性质。方法:采用炒白芍以及生白芍,分别对其实施水提-乙醇沉淀和水提-丙酮沉淀来制备白芍多糖。结果:水提-乙醇沉淀制备的生白芍多糖以及炒白芍多糖,它们的提取率依次为1.58%、1.17%,糖含量依次为79.36%、79.57%,糖醛酸含量依次为3.21%、5.29%;水提-丙酮沉淀制备的生白芍多糖以及炒白芍多糖,它们的提取率依次为1.63%、1.56%,糖含量依次为87.64%、82.57%,糖醛酸含量依次为3.81%、3.12%。结论:水提-丙酮沉淀制备白芍多糖的产量以及含量明显高于水提-乙醇沉淀制备方法,可以使多糖的产量以及糖含量明显增多。
推荐文章
不同干燥方法对猪苓中多糖及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
猪苓
干燥方法
猪苓多糖
麦角甾醇
黄芪多糖及其与白芍总苷协同对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黄芪多糖
白芍总苷
血小板聚集
均匀设计
协同作用
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
白芍
加工炮制
HPLC
芍药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制备方法对生白芍和炒白芍中多糖含量及多糖元素含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理化性质 生白芍 炒白芍 制备方法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83.1
字数 22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军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29 73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0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理化性质
生白芍
炒白芍
制备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半月刊
1007-8517
53-1102/R
大16开
云南省昆明市威远街166号龙园A座2104室
64-56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187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7262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