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临床医学       
摘要:
目的:建立PCR技术扩增细菌16S rRNA的快速诊断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实验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细菌16S rRNA基因为靶序列,利用计算机软件Primer Express设计一对通用引物UP1和UP2,建立快速诊断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PCR实验方法;同时采用该方法检测60例肝硬化患者的腹水中的细菌DNA情况,并比较PCR方法与腹水培养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等。结果用引物UP1、UP2对12个不同菌株进行PCR扩增,均得到996bp左右长度的DNA片段,敏感性实验表明,用UP1、UP2引物进行的PCR扩增最低可检测出10pg/ml。对60例肝硬化腹水标本进行PCR扩增,阳性率为30.0%(18/60),明显高于同期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仅为6.7%(4/60),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8.625,P<0.05)。结论 PCR法优于腹水培养,其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具有早期、快速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16S rRNA基因检测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16S rRNA基因
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16S rRNA基因检测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16S rRNA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古细菌群落16S rRNA基因的ARDRA分析
垃圾渗滤液
古细菌
16S rRNA基因
ARDR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PCR技术扩增细菌16S rRNA快速诊断肝硬化SBP的分析
来源期刊 浙江临床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16S rRNA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腹水培养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检测诊断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06-180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春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感染管理科 15 75 5.0 8.0
2 朱小区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感染管理科 9 46 5.0 6.0
3 徐玉燕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感染管理科 2 4 1.0 2.0
4 柳侠平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感染管理科 2 0 0.0 0.0
5 许建平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感染管理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13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16S rRNA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腹水培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临床医学
月刊
1008-7664
33-1233/R
大16开
199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882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