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脊柱后路术后迟发性感染有一定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多见于有内植入物存在,无内植入物者发生率较低.当感染发生时,感染与内固定是否一定有相关性,术前无法有效的通过临床症状判断,影像学检查亦不能给予完全肯定.术中处理方法常见报道为切开清创,置管冲洗.目的:探讨碘海醇及亚甲蓝在脊柱后路迟发性感染并窦道形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其与内固定的关系.方法:选择佛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脊柱后路迟发性感染并窦道形成患者,起病时间为初次术后3个月,其中有内固定者21例,无内固定者9例.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术前常规窦道内注入碘海醇造影拍片,明确窦道的深度及基底部宽度,指导术中麻醉方式及手术范围,消毒铺巾完毕后伤口内注入亚甲蓝2 mL,对窦道壁组织进行染色,术中清除亚甲蓝染色组织,清创后放置引流,Ⅰ期缝合;对照组按常规切开清创、置管冲洗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目测类比评分及再感染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5.26±7.66) min,出血量为(50.61±11.11) 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46±9.22) min,(80.48±11.47) m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伤口均完全愈合,术后随访1,3,6,12个月,患者均未再出现伤口再感染症状.两组术后目测类比评分随着时间推移均逐渐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碘海醇及亚甲蓝可以有效的应用于脊柱后路迟发性感染并窦道形成患者,无论有无内固定,均有利于术前评估选择麻醉方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