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春秋战国时代起,古代中国便对“同”与“和”的思想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便是当时所产生的观点。在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音乐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现代筝乐演奏中,原有的以同音为非听的概念已逐渐转化,出现了很多以同音为美的优秀音乐作品。本文从古筝演奏中运用同音反复的演奏技法为研究对象,联系现代中国音乐的听觉审美,以求得到现代音乐作品及演奏中强调人的听觉满足和情感需求而进行的筝乐作品创作审美趋向。
推荐文章
音乐演奏中联想与想象的运用
音乐演奏
联想
想象
探析古筝演奏艺术中的古典美
古筝
演奏
古典美
演奏古筝的正确姿势
松弛
自然手形
手势方位
中国音乐教育新体系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探讨
中国音乐教育新体系
小学
音乐课堂
探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古筝演奏中对同音反复的运用看中国音乐演奏的审美趋向
来源期刊 音乐时空 学科
关键词 古筝演奏 同音反复 情感表现 审美趋向
年,卷(期) 2014,(15) 所属期刊栏目 音乐论坛 FORUM -- 音乐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4,35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387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展 安康学院艺术系 14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筝演奏
同音反复
情感表现
审美趋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艺术评鉴
半月刊
1008-3359
52-1165/J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62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181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