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马克斯·韦伯关于社会科学客观性的研究是在社会科学客观性与自然科学客观性比较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比较二者的不同认为不能把规律作为科学唯一“根本的东西”,社会科学是易变的,社会科学的普遍概念反映的是个性或不可重复性。通过研究价值判断与经验知识的关系。韦伯得到这样的结论: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依赖于经验材料的价值观,社会科学的选择取向是文化价值或文化意义的价值,社会科学的独特性就在于,以一种有效的方式对经验实在进行分析整理的概念和判断。社会科学客观性,其特殊性在于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依赖于人的价值判断,社会科学研究应始终坚持价值中立的判断标准,是符合人类社会价值取向的中立,而不是个人的价值追求和标准。如何保证社会科学的客观性,韦伯提出了理想典型这一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概念,理想典型具有比较和衡量现实的功能。
推荐文章
视角、认知和社会学方法——由名画谈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视角
方法
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
价值关联
理想类型
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口语传播
马克思主义
社会科学方法
口语传播
人文社科
语言暴力
社会科学中的数学问题
社会科学
数学
数学方法
理工科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马克思主义
社会科学方法论
素养
培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析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客观性
来源期刊 青年与社会:下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社会科学客观性 价值判断 价值中立 理想典型
年,卷(期) 2014,(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8-319
页数 2页 分类号 B81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长林 中原工学院思想政治部 21 17 3.0 3.0
2 王岚 中原工学院思想政治部 7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社会科学客观性
价值判断
价值中立
理想典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年与社会:下
月刊
1006-9682
53-1037/C
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64-48
出版文献量(篇)
9397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