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比兴是中国文论中十分重要的概念,承载着儒家文艺观中的诗教观。波德莱尔的应和理论是西方象征主义理论的开端,与西方传统哲思中的神秘主义超验主义有着深厚的渊源。本文从不同层次与角度对二者进行了对比研究,从汇通性视域进行理论透视,发现二者既有相通之处,也有相异之处,并做了详细的分析。
推荐文章
鲁迅和波德莱尔诗歌美学比较
鲁迅
波德莱尔
诗歌美学
论波德莱尔诗歌的陌生化
波德莱尔
陌生化
化丑为美
浅析矛盾修辞法在夏尔·波德莱尔《恶之花》中的运用
波德莱尔
恶之花
矛盾修辞法
法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比兴与波德莱尔的应和理论
来源期刊 大观 学科
关键词 比兴 诗教 应和理论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文艺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227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纪琳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16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比兴
诗教
应和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观
月刊
2095-8250
41-1431/J
大16开
河南省开封市
36-20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031
总下载数(次)
79
总被引数(次)
33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