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元画家赵孟頫身世波折、仕途坎坷,受儒家正统教育,应召出仕元廷却怀才不遇,政治抱负无法施展。赵孟頫在元廷中饱览前朝历代诸多优秀绘画作品,在南宋精研追求形似的画风基础上,提出了“古意说”。以复古为革新,注重对“形外之神、言外之意”的追求,并将古意说融入到绘画创作实践之中。赵孟頫反对文人墨戏的陋习,既重笔意,又重客观形象的勾勒,强调以书入画、以写代描,赋予线条独立的审美价值。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卷》中道出:“方知书画本来同”,真正开启了书画正式走向融合的时代。区别于一般的宫廷画匠,文人受到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兼具良好的艺术文化素养。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注重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追求形似之外的神韵。对于占据南宋主流的宫廷院体画过度追求形似、傅色妍丽的风格,江南文人并不予欣赏。赵孟頫在古意论的基础上,师古而远追晋唐,抛弃南宋刻意工巧之描摹,凝聚宋人文雅之气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树立了疏散简远之画风,为后来文人画代替院体画成为时代主流“敞开大门”。文人画以水墨为上,气韵中渗透着中国文人的清高与气节、淡雅与飘逸,博学与谦恭,体现了文人借助绘画展现出的潇洒自由、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元四家”在赵孟頫“古意论”的影响下,追随董、巨,继承王维的水墨精神,从而奠定了元代绘画艺术的主流风格。赵孟頫的绘画理论及实践,将古今、书画、笔墨完美结合,对于元代及后期文人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推荐文章
赵孟頫的变革对元代绘画的影响
赵孟頫
元代文入画
诗书画印结合
浅析元代遗民散(诗)文的特点及艺术价值
元代
遗民散文
思想特点
艺术价值
潘素青绿山水画的形成及创作
潘素
青绿山水
热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析赵孟頫绘画理论的形成及影响
来源期刊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古意论 书画同源 以书入画 文人画 水墨 元四家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艺 术 鉴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7
页数 3页 分类号 I222
字数 558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思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意论
书画同源
以书入画
文人画
水墨
元四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生活·下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95
总下载数(次)
114
总被引数(次)
56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