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分为高水平通气组及低水平通气组,两组常规给予相关治疗措施。两组通气由吸气压(IPAP)8~15cmH2O、呼气压(EPAP)4~6cmH2O开始;其中高水平通气组在患者可耐受情况下每5min增加2cmH2O的压力直到吸气压达到15~20cmH2O,呼气压6~8cmH2O,低水平通气组患者压力不变。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血气指标、LVEF等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h两组患者血压、PaO2、乳酸、LVEF比较,高水平通气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高水平通气组在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治疗初期改善氧合、降低心脏负荷具有更好的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通气参数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疗效比较
来源期刊 现代诊断与治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泵衰竭 BiPAP无创正压通气
年,卷(期) 2014,(16)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体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7-374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42.22
字数 231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珂 5 2 1.0 1.0
2 李楠楠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
泵衰竭
BiPAP无创正压通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诊断与治疗
半月刊
1001-8174
36-1160/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井冈山大道198号
44-60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862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8046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