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以及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将搜集到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Ang-Ⅱ组、Ang-Ⅱ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Ang-Ⅱ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对以上4组血管内皮细胞展开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ng-Ⅱ组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较空白对照组低(P<0.05),Ang-Ⅱ联合阿托伐他汀组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较Ang-Ⅱ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且Ang-Ⅱ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高于Ang-Ⅱ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Ang-Ⅱ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降低,阿托伐他汀则对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效果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值得关注.
推荐文章
含阿托伐他汀大鼠血清对TNF α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血管新生
阿托伐他汀
免疫组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α
阿托伐他汀对血管内皮细胞自噬作用的影响
自体吞噬
阿托伐他汀
血管内皮细胞
透射电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探析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和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内蒙古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Ang-Ⅱ 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阿托伐他汀 保护作用
年,卷(期) 2014,(2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
页数 1页 分类号 R363
字数 155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振江 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6 14 3.0 3.0
2 王瑞鹃 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1 0 0.0 0.0
3 单伟超 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3 4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ng-Ⅱ
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阿托伐他汀
保护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蒙古中医药
半月刊
1006-0979
15-1101/R
大16开
呼和浩特市健康路11号
16-78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45
总下载数(次)
37
总被引数(次)
9930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