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构建聚乙二醇-亚胺键-棕榈酸酯(PEG-I-dC16)酸敏释药纳米胶束,并考察载阿霉素胶束在体外的抗肿瘤活性及药物被细胞摄取的情况。方法通过透析法制备载阿霉素胶束,采用紫外法测定胶束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并用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进一步采用MTT法测定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细胞摄取量,并用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核内的药物蓄积量。结果分子量为2000的PEG胶束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2.7±1.1)%和(49.8±2.2)%,平均粒径为(72.3±2.5)nm。酸敏释药胶束的细胞药物摄取量与细胞毒性均高于非酸敏释药胶束,且在细胞核的药物蓄积量也比非酸敏胶束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I-dC16酸敏释药胶束可增加细胞或细胞核对阿霉素的摄取量,提高其体外抗肿瘤效果,为开发肿瘤靶向给药系统提供了研究基础。
推荐文章
多柔比星聚合物胶束制备、表征及其体外释药研究
多柔比星
Soluplus
聚合物胶束
体外评价
紫杉醇两亲性共聚物纳米胶束体外释药动力学
紫杉醇
纳米胶束
体外释药动力学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藤黄酸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藤黄酸
自微乳化释药系统
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
溶出速度
生物利用度
九节龙皂苷Ⅰ聚合物载药胶束的制备及体外表征
九节龙皂苷Ⅰ
普朗尼克F127
胶束
正交实验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EG-I-dC16酸敏释药胶束的制备与体外评价
来源期刊 肿瘤药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聚乙二醇 酸敏释药胶束 肿瘤靶向治疗 阿霉素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43
字数 37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1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国涛 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 37 153 6.0 10.0
2 刘映 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 10 27 4.0 4.0
3 曹轩 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 19 113 7.0 10.0
4 黄榕彬 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 5 34 2.0 5.0
5 申辛 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 1 1 1.0 1.0
9 邓湘萍 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 3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乙二醇
酸敏释药胶束
肿瘤靶向治疗
阿霉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肿瘤药学
双月刊
2095-1264
43-1507/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湖路582号湖南省肿瘤医院
42-391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5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