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代皇帝及其朝廷,对经筵日讲官的选用制定了明确而严格的标准和各种具体的条件:规定了讲官必须出自翰林的资格,科举出身、出道深浅的资历,人品端方、正直和孝友的德行,老成持重、注重仪表的修养,才能卓异、学问广博的才学,思想深邃、眼光独到的识见,身材伟岸、白晳清秀、美髯长须的外貌,洪亮清脆、口音纯正的声音,丰富的教学阅历和经验等,特别是在考虑讲官人选时,常常重视综合素质和条件,使讲官的选用成为明朝的重大议题。不过,明廷在选用讲官时,也并不总是求全责备,有时候会在众多相互歧异和冲突的条件中,进行抉择,寻绎最重要的条件。然而,明廷在选择讲官时,也有走眼和失误的地方,如选择的讲官德行有亏,或学术浅薄,或乡音太重,或身体欠佳不能胜任教学重任等等。虽然明代皇帝强调选人以德和任人唯贤,但从其对讲官的选用实践上,可以发现他们任人以色的倾向,以即颜值决定讲官的人选,反映了伦理教条下掩藏的人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