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病变(ITBL)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介入血管科接受介入治疗的76例肝移植术后ITBL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按胆道造影表现分为3组:肝门区狭窄组(28例),肝内多发狭窄组(42例),胆汁瘤组(6例)。治疗方式包括单纯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 )、PTBD配合球囊扩张、PTBD配合球囊扩张及胆道内支架术。引流方式包括胆道外引流及胆道内外引流。术后随访并观察疗效及胆道并发症。结果76例患者的PTBD首次成功率为97%(74/76)。介入治疗的总体治愈率、好转率及无效率分别为21%(16/76)、51%(39/76)、28%(21/76)。其中,肝门区狭窄组治愈10例(36%),好转16例 (57%),无效2例 (7%),治疗有效22例 (93%);多发性狭窄组治愈6例 (14%),好转21例(50%),无效15例(36%),治疗有效27例(64%);胆汁瘤组好转2例 (2/6),无效4例(4/6)。肝门区狭窄患者的疗效优于多发性狭窄患者(P<0.05),多发性狭窄患者的疗效优于胆汁瘤患者(P<0.001)。引流管期间主要并发症为胆道感染,其中外引流及内外引流胆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0%(13/64)及67%(8/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TBD是治疗肝移植术后ITBL的安全、有效手段之一。结合球囊扩张及内支架置入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采用胆道外引流可显著降低胆道感染发生率。
推荐文章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肝移植
胆道并发症
放射学,介入性
移植肝缺血型胆道病变的研究进展
肝移植
术后并发症
胆管疾病
移植物存活
肠道微生态与肝移植及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病变的关系
肠道微生态
肝移植
缺血性胆管病
胆道非吻合口狭窄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道缺血性损伤的护理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胆道缺血性损伤
肝癌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病变的介入治疗探讨
来源期刊 器官移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移植 缺血性胆道病变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放射学,介入性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617|R445
字数 53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1.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移植
缺血性胆道病变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放射学,介入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器官移植
双月刊
1674-7445
44-1665/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路600号
46-35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5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0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