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2005年起,国家启动了权力支配型的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然而未曾料想,当事人不满鉴定意见而到鉴定机构闹事的风气异军突起、且愈演愈烈。当事人闹鉴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当前转型中国政治法律背景下,鉴定场域中法院/官与社会鉴定机构/人的尴尬,且因为闹鉴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诱导民事鉴定三重异化。治理民事闹鉴,国家理应超越既往,即过度注重对社会鉴定机构/人进行单一行政管控,而应建立以“诉讼规制”为中心的制度体系:规范法官的涉鉴行为,重铸法官对鉴定意见的决断权,建立可靠有效的鉴定争议解决机制与裁断是非对错的政治法律原则。同时,国家必须坚决而果断地惩戒违法犯罪之闹鉴者。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民事司法中的当事人闹鉴及其法律治理
来源期刊 证据科学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民事司法 民事闹鉴 产生机制 法律治理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证据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9-326
页数 18页 分类号 D915.13
字数 2480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如超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 55 327 12.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2)
共引文献  (42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86)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3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3)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民事司法
民事闹鉴
产生机制
法律治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证据科学
双月刊
1674-1226
11-5643/D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82-878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1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8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