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脑脊液寡克隆区带(oligoclonalbands,OCB)检测联合IgG指数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38例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患者和43例同期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取其脑脊液和血清标本,应用等电聚焦电泳检测OCB,免疫散射比浊法计算IgG指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组中,多发性硬化、吉兰巴雷综合征、视神经脊髓炎、急性脊髓炎、病毒性脑炎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患者的脑脊液OCB阳性分别为11例(11/13)、2例(2/9)、1例(1/3)、2例(2/5)、0例(0/5)及3例(3/3),而对照组的脑脊液OCB均为阴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各亚组的IgG指数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仅多发性硬化组(1.34±1.65)与对照组(0.54±0.36)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患者脑脊液OCB并计算IgG指数,可用于了解其内源性免疫球蛋白IgG的合成情况,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推荐文章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检测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意义——附136例报告
寡克隆区带
多发性硬化
脑脊液
神经系统技
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体会
艾滋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CD4T淋巴细胞
人工智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人工智能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影像诊断
综述
增强FLAIR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
对比增强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检测联合IgG指数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脊液 寡克隆区带 IgG指数 中枢神经系统 等电聚焦电泳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3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9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150/j.1671-2870.2015.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冬青 30 176 7.0 12.0
2 王学锋 126 552 10.0 18.0
3 彭奕冰 40 225 8.0 13.0
4 朱巍巍 5 3 1.0 1.0
5 孟俊 7 45 3.0 6.0
6 陈呢喃 5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脊液
寡克隆区带
IgG指数
中枢神经系统
等电聚焦电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双月刊
1671-2870
31-1876/R
大16开
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
4-68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7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