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何其芳初登诗坛时的诗歌有着赤子般的情怀,用孩子的眼光和心灵写成的诗,没有被"他者"异化,具有重要美学价值。1938年到延安后,诗歌创作发生了变化。1942年后,何其芳转型,却始终绕不开文学的追求,并且在文学艺术上不断进行探索,不断总结反思。分析有着一定普遍性的"何其芳现象",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简单归结为"思想进步、艺术退步"。
推荐文章
忧郁的追问者--何其芳《预言》疑问手法的解读
<预言>
忧郁
疑问手法
心路历程
芳醛-N-芳氧乙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芳醛
芳氧乙酰肼
芳氧乙酰腙
合成
英语诗歌中的语言偏离现象
英语诗歌
语言
偏离现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何其芳诗歌与“何其芳现象”
来源期刊 淄博师专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何其芳 诗歌 转型 “何其芳现象”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I206.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剑萍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 16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何其芳
诗歌
转型
“何其芳现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淄博师专论丛
季刊
大16开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1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