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吾”在汉语中何时开始使用一直存在争议.采用文献断代描写法、二重证据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上古不同时期的汉语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殷商汉语中存在第一人称代词的“吾”,“吾”在春秋末期成为汉语书面语的正式成员.“吾”在汉语口语中消失与上古汉语元音链移和汉语句子韵律结构的改变存在密切关系.
推荐文章
移动媒介语境下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创新与发展
Vlog
Vlog式纪录片
第一人称纪录片
创新与发展
浅析上古汉语中的阴阳对转现象
上古汉语
阴阳对转
阴声韵
阳声韵
上古汉语“方式+结果”动词研究
上古汉语
“致使+结果”动词
“方式+结果”动词
方式/结果互补
浅析《猫城记》中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猫城记》
叙事视角
第一人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吾”的出现时代及消失原因分析
来源期刊 南开语言学刊 学科
关键词 上古汉语 第一人称代词“吾”元音链移 韵律结构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语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2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613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红 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36 4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上古汉语
第一人称代词“吾”元音链移
韵律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开语言学刊
半年刊
978-7-100-1007-6
16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