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紀80年代起,以林澐、張桂光等爲代表的學者們開始系統地研究和總結古文字形體的訛變問題。[1]此後,更加廣泛深入的討論和研究一直持續到現在,綜合性研究成果如魏宜輝《楚系簡帛文字形體訛變分析》[2]等不斷面世。隨着認識的深入,對訛書問題的研究逐漸從宏觀的訛變研究中獨立出來,張峰《楚系簡帛文字訛書研究》[3]等對以往的研究做了概括,並對楚系簡帛中的各類訛書現象做了總結性的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華簡《繫年》中的訛書問題
来源期刊 出土文献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研究 楚系 問題 訛書 文字 形體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168
页数 6页 分类号 K877.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攀 吉林大學文學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研究
楚系
問題
訛書
文字
形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出土文献
半年刊
16开
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301A出土文献研究与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