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提取瓦松中的黄酮类有效成分,制备成颗粒剂,建立质量标准.方法 运用不同方法来提取瓦松中的黄酮类成分,采用湿法制粒技术将其制成口服用的颗粒剂,并对其相关项目进行质量检查.结果 连续回流法与超声提取法的平均出膏率分别为5.0%、11.1%;制备的颗粒剂粒度均匀,外观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结论 该颗粒剂制备工艺简便,质量稳定.
推荐文章
青天葵颗粒剂辅料筛选研究
青天葵颗粒剂
辅料筛选
综合评分
正交设计法对呕必宁颗粒剂水提取工艺的研究
呕必宁颗粒剂
正交设计
制备工艺
综合指标
响应面法优化郁柴茯神颗粒剂的提取工艺
郁柴茯神颗粒剂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出膏率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
HPLC法
清热解毒颗粒剂提取工艺及制剂处方组成的研究
清热解毒颗粒剂
正交实验设计
提取工艺
单因素实验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瓦松颗粒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来源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瓦松 总黄酮 连续回流法 超声法 颗粒剂 含量测定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药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17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44.27
字数 340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蒲晓辉 河南大学药学院 44 216 6.0 13.0
2 袁琦 河南大学药学院 52 181 7.0 11.0
3 乔鹏 河南大学药学院 2 3 1.0 1.0
4 李佳 河南大学药学院 8 8 2.0 2.0
5 田小杏 河南大学药学院 3 5 2.0 2.0
6 杨强 河南大学药学院 7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瓦松
总黄酮
连续回流法
超声法
颗粒剂
含量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7606
41-1361/R
大16开
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36-214
193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3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