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等离子体诱导射流雷诺相似原则和螺旋桨叶素理论,开展了螺旋桨叶素地面风洞实验,比较了定常与非定常两种激励模式对螺旋桨拉力的影响,以及非定常模式下占空比、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电压幅值下,定常模式对螺旋桨拉力增效为9.8%,非定常模式对螺旋桨增效大于定常模式,非定常模式下最大增效20.4%。螺旋桨桨叶相对半径在0.4与0.85之间时,非定常等离子体流动控制对螺旋桨叶素拉力增效较好,将等离子体激励器布置在桨叶相对半径0.4与0.85之间可提高能量利用率。相同重复频率下,螺旋桨增效随着占空比的减小而增大,占空比为10%时,增效最大。相同占空比下,重复频率存在一个最优值,频率为30Hz时,等离子体对螺旋桨的增效最大。
推荐文章
平流层螺旋桨多工况等离子体增效控制方案研究
介质阻挡放电
临近空间
螺旋桨
流动控制
临近空间桨梢小翼螺旋桨布局气动增效研究
螺旋桨桨梢小翼构型
Navier-Stokes方程
气动效率
转/静滑移面
非结构网格
电弧等离子体一维非定常数值模拟
电热发射
等离子体
数值模拟
常压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消毒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
灭菌
消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临近空间螺旋桨叶素非定常等离子体增效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临近空间 螺旋桨 非定常 等离子体 风洞实验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等离子体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1-36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L61+2
字数 29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68/j.0254-6086.2015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思引 装备学院航天装备系 12 44 3.0 6.0
2 聂万胜 装备学院航天装备系 83 334 9.0 14.0
3 车学科 装备学院航天装备系 33 139 7.0 10.0
4 陈庆亚 装备学院航天装备系 12 30 2.0 5.0
5 田希晖 装备学院航天装备系 22 106 6.0 9.0
6 姜家文 装备学院航天装备系 10 26 2.0 5.0
7 田学敏 装备学院航天装备系 7 45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106)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临近空间
螺旋桨
非定常
等离子体
风洞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季刊
0254-6086
51-1151/TL
大16开
四川成都二环路南三段3号
62-17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7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