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原生质体诱变可提高微生物的诱变率.研究了黑曲霉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包括菌龄、渗透压稳定剂、裂解酶组成、酶解时间及再生培养基中的金属离子,并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了黑曲霉原生质体的形成过程.综合考虑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情况,确定了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条件为菌丝培养4d,以0.6 mol/L 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用0.5%纤维素酶和0.5%蜗牛酶酶解3h.结果表明,最适再生培养基为酵母浸粉0.2%、蛋白胨0.5%、NaCl 0.2%、淀粉1%、CaCl20.1%、MgSO4·5H2O0.1%.与其他金属离子相比,钙离子对原生质体的再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推荐文章
响应面法优化玉木耳原生质体制备条件
玉木耳
原生质体
响应面法
制备条件
链霉菌702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条件研究
链霉菌702
原生质体
制备与再生
综合评分法
绣球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初步研究
绣球菌
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再生
柱状田头菇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实验研究
柱状田头菇
原生质体
制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酶法制备黑曲霉原生质体的条件
来源期刊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黑曲霉 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再生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与生物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9-24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0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玉梅 67 275 9.0 13.0
2 侯英敏 23 63 5.0 7.0
3 张婷 3 15 1.0 3.0
4 李佳 11 44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曲霉
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再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1404
21-1560/TS
大16开
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7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21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