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探究pH和纤维水平对苜蓿纤维吸附铜的影响。研究共分两个试验。试验一:采用2×7析因试验设计,设定两个(3.0和5.5)pH水平及7个铜离子水平;试验二:采用4×7析因试验设计,设定0.125、0.25、0.5和1 g·mL-1的4个纤维水平及7个铜离子水平。体外39℃培养24 h。与pH 3.0相比,pH5.5时的铜离子被纤维吸附的比率更高(P<0.05);随着纤维水平的增加,纤维吸附铜离子的比率和吸附量逐渐提高(P<0.05)。因此得出结论:在pH3.0~5.5条件下,pH越低,苜蓿纤维对铜的吸附性越强;纤维水平越高,纤维对铜的吸附性越强。
推荐文章
PAN纳米纤维的改性及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聚丙烯腈共聚物纳米纤维
静电纺
乙二胺
吸附
铜离子
改性纤维素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对铜离子的吸附
纤维素
改性
固相合成
铜离子吸附
pH值对土壤吸附铜的影响分析
土壤
吸附作用
pH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H和纤维水平对苜蓿纤维吸附铜的影响
来源期刊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苜蓿 吸附 pH 纤维水平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6,45
页数 6页 分类号 X53
字数 44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090.2015.02.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苜蓿
吸附
pH
纤维水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2-2090
23-1275/S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市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1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