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设计了RAP质量分数分别为0%,20%,30%的6种热拌及温拌再生SMA沥青混合料,并对其进行四点梁弯曲疲劳试验,采用耗散能法分析了RAP掺量、拌和方式对热拌及温拌再生SMA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拌及温拌再生SMA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与累积耗散能的关系不会随RAP掺量、拌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疲劳寿命与累积耗散能在双对数坐标下,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还发现了热拌及温拌再生SMA沥青混合料的累积耗散能与RAP掺量、拌和方式之间的变化规律.
推荐文章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综述
温拌技术
低能量沥青
降黏剂
沥青发泡
Honeywell温拌剂在SMA沥青混合料中的添加方法及性能研究
温拌剂
沥青混合料
温拌效果
沥青-粘度
路用性能
温拌再生混合料生产施工技术分析
泡沫沥青
温拌再生
(RAP)沥青回收料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综述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温拌沥青混合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拌及温拌再生SMA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分析
来源期刊 建筑材料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热拌及温拌再生SMA沥青混合料 RAP 拌和方式 耗散能法 疲劳性能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5-1098
页数 4页 分类号 U414
字数 23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629.2015.06.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季节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59 832 14.0 28.0
2 徐世法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55 744 13.0 26.0
3 石越峰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12 42 5.0 6.0
4 索智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39 142 7.0 10.0
5 许鹰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25 98 5.0 9.0
6 奚进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3 2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拌及温拌再生SMA沥青混合料
RAP
拌和方式
耗散能法
疲劳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材料学报
双月刊
1007-9629
31-1764/TU
大16开
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17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