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运用1998~2013年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分析高原切变线的活动特征。结果表明,高原切变线主要生成于高原东部,位于27?~39?N,高频中心位于昌都地区西北部。切变线向东移可到达湖南,向北移可到达内蒙古,向南移可到达广西等地。近16年来高原切变线的出现次数和移出次数均成增加趋势,1998~2013年高原切变线共生成571次,移出92次。夏半年高原切变线的活动次数高于冬半年,夏半年主要位于8月份,冬半年主要位于4月份,东部横切变线为主。93.8%的高原切变线的生命史在48 h内。影响高原切变线移出的主要系统有西风槽、青藏高压、西藏高压、副热带高压。早期青藏高原西部测站稀少,统计时选取的资料和样本长度以及对于高原切变线的定义标准不同是导致统计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夏半年青藏高原切变线对青海高原影响研究
高原切变线
高原
夏半年
青海
高原切变线的客观识别与时空分布的统计分析
高原切变线
客观识别
CFSR再分析资料
时空分布
气候特征
1982—2005年青藏高原降水再循环率的模拟研究
青藏高原
降水再循环率
动力降尺度
CCSM
WRF
近21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规律
青藏高原
植被覆盖
遥感
GIMMS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98~2013年青藏高原切变线活动特征统计分析
来源期刊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高原切变线 移出切变线 影响系统 降水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6-219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原切变线
移出切变线
影响系统
降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双月刊
2168-5711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43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