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象学要求哲学研究要以“无前提”的方式“回到事情”本身。笛卡儿对我思或者自我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符合了现象学的要求。但是,通过对“我”(“此在”)的不同描述,海德格尔指出,笛卡儿哲学中仍然隐藏了传统存在论的前提,这使得笛卡儿对自我的论述不能以无前提的方式回到事情本身。
推荐文章
海德格尔现象学视域下的江南古典园林空间营造
海德格尔现象学
江南古典园林
中国传统思想观念
空间表达
胡塞尔、海德格尔现象学方法的差异
胡塞尔
海德格尔
意向性
超越论
海德格尔与老庄思维方式的比较与沟通
思维方式
现象学
道论
自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此在与自我--从现象学角度看海德格尔对笛卡儿式自我的批评
来源期刊 哲学门 学科
关键词 自我 此在 海德格尔 笛卡儿 现象学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5
页数 27页 分类号
字数 2274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万瑚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我
此在
海德格尔
笛卡儿
现象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哲学门
不定期
978-7-301-18327-4/B?0951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