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国际通用Benchmark隔震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负刚度智能隔震控制策略及其一组有效控制参数。采用Matlab模拟分析了双向地震作用下普通隔震、H2/LQG主动控制、H2/LQG‐clipped半主动控制、Passive‐on被动控制和拟负刚度控制时模型的地震反应,对比分析了250条不同场地地震波下五种控制方式的控制效果和适应性。结果表明:拟负刚度智能隔震集合了主动和传统半主动控制的优点,其综合控制性能最优,能同时有效降低大地震时隔震层位移和中小地震时上部结构地震反应。研究了不同断层距的近场地震下不同控制方式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得出了近场影响系数。
推荐文章
基于刚度比的基础隔震结构减震系数
基础隔震
隔震结构
刚度比
减震系数
巨型框架单段隔震悬挂结构减震效果分析
巨型框架
隔震
悬挂结构
减震效果
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隔震减震措施分析
液化天然气储罐
隔震减震
抗震机理
设计反应谱
隔震结构复位弹簧刚度的敏感性分析
摩擦滑移隔震
刚度
隔震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拟负刚度隔震 Benchmark 模型减震效果及适应性
来源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智能隔震 拟负刚度控制 半主动控制 Benchmark模型 近场地震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土木与材料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35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45/j.hust.1508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世树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44 483 12.0 20.0
5 龚微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3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智能隔震
拟负刚度控制
半主动控制
Benchmark模型
近场地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1-4512
42-1658/N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38-9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46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88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