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2个高油品系(扬36、扬3052)和一个低油品系(扬6002)发育过程中的甘蓝型油菜种子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9个参与脂肪酸合成的编码酶基因和3个相关转录因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和表达水平差异,探讨不同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油脂合成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除A CCase、FAD3、LEC1外,不同高油品系之间多数基因的表达模式和表达量相近,说明这2个不同遗传来源的高油品系在油分形成过程中,其油脂合成的主要基因在表达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高油和低油品系之间多数基因的表达模式或表达水平则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FatA、FAD3、L1L等基因的表达量与含油量密切相关,随种子的发育其在高油品系中表达量明显高于低油品系.
推荐文章
外源激素对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甘蓝型油菜
外源激素
赤霉素
脱落酸
种子萌发
甘蓝型油菜GPDH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及植物过表达载体构建
甘蓝型油菜
甘油-3-磷酸脱氢酶(GPDH)
表达特性
生物信息学
植物过表达载体
甘蓝型油菜皖油20号种子不同部位油脂合成的转录调控分析
甘蓝型油菜
种子不同部位
含油量
脂肪酸组成
转录调控
甘蓝型油菜种皮黑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
黑色素
多酚
游离酪氨酸
种皮
甘蓝型油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合成基因的表达
来源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含油量 油脂合成 基因表达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4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6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7)
共引文献  (34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蓝型油菜
含油量
油脂合成
基因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季刊
1671-4652
32-1648/S
大16开
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
28-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41
总下载数(次)
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