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对改良硅珠法提取DNA的灵敏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 样本模板使用9947A(0.1 ng/μL),以30pg为等差,配置10~700pg共24种不同浓度的DNA模板,分别采用常规硅珠法与改良硅珠法提取并纯化模板DNA,在GeneAmp PCR System 9700上进行PCR扩增,ABI 3500XL型荧光分析仪进行电泳检测.结果 与9947A标准品阳性对照比较,采用常规硅珠法检验,24份样本均未获得成功分型;采用改良硅珠法检验,当模板量达到550pg时,即可得到所有基因座的成功分型;模板量达到580pg及以上时,16个基因座图谱峰值均可超过200RFU,分型稳定准确.结论 改良硅珠法提取DNA易于操作,稳定性较好,灵敏度优于常规硅珠法,可在法医微量物证DNA检验中应用.
推荐文章
毛竹植硅体微观形态及稳定性的扫描电镜初探
植物学
毛竹
植硅体
扫描电子显微镜
稳定性
微观形态
改良差异裂解法结合硅珠法提取混合斑精子DNA
法医遗传学
混合斑
差异裂解法
硅珠法
超声法提取松针叶绿素及稳定性研究
超声法
提取分离
松针叶
叶绿素
叶绿素铜钠盐
通风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及灵敏性数学模型
通风系统
可靠性
稳定性
灵敏性
角联风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良硅珠法提取DNA的灵敏性及稳定性评价初探
来源期刊 中国法医学杂志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法医物证学 改良硅珠法 微量物证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1
页数 3页 分类号 DF795.2
字数 16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18/j.issn.1001-5728.2015.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怡 6 7 2.0 2.0
2 董迎春 2 7 2.0 2.0
3 言梦非 2 7 2.0 2.0
4 刘宗伟 2 7 2.0 2.0
5 李诗柳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法医物证学
改良硅珠法
微量物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法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1-5728
11-1721/R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7号楼303室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8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2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