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铝热反应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铝含量的FeSi2粉末材料,采用XRD、SEM和EDS等方法对Fe-Si2粉末材料的组成和相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不同铝含量和退火时间对FeSi2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铝含量下可一步铝热反应制备出α-FeSi2,同时还有少量的ε-FeSi和杂质;随铝含量的增加,α-FeSi2的比重减小,ε-FeSi的比重增大;铝含量为0%,5%,10%,20%的FeSi2材料粉碎后其粒度分布和颗粒形貌相近,平均粒度分别为997,785,950和1 084 nm.退火处理中,Al元素的存在加速了α-FeSi2向β-FeSi2的相转变,并且在退火100 h后,含铝材料中α-FeSi2相向β-FeSi2相发生了完全转变,而不含铝材料中仍有20.72%的α-FeSi2未发生相转变.
推荐文章
C掺杂对离子注入合成β-FeSi2薄膜的影响
β-FeSi2
半导体薄膜
金属硅化物
离子注入
透射电子显微镜
离子注入合成β-FeSi2薄膜的显微结构
β-FeSi2
半导体薄膜
金属硅化物
离子注入
透射电子显微镜
功率对制备β-FeSi2薄膜的影响
磁控溅射
β-FeSi2薄膜
晶体结构
形貌特征
β-FeSi2的高压研究
β-FeSi2
高压
同步辐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铝热反应合成法制备β-FeSi2及Al元素对其相变的影响
来源期刊 粉末冶金技术 学科
关键词 β-FeSi2材料 铝热反应 铝含量 相变 退火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制品·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7-425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497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喇培清 兰州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7 320 9.0 14.0
2 魏玉鹏 兰州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1 105 5.0 8.0
3 李贤明 兰州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2 1.0 1.0
4 王小翠 兰州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β-FeSi2材料
铝热反应
铝含量
相变
退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粉末冶金技术
双月刊
1001-3784
11-1974/TF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北京科技大学期刊中心
82-64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8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3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