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古文字传统字处理手段的低效率,是导致偏旁分析这一古文字考释研究基本方法实际运用现存问题的底层因由,而改变现状的必要途径是创建通用古文字偏旁数字平台,以营造有助于偏旁分析法科学运用的数字化环境.偏旁数字平台的创建除了必须穷尽资料和全面吸取既有古文字考释研究成果外,还需要完成“偏旁”的宽容认定,根据构形差异、易导致构形差异的相关属性、造字意图语境中的用法、组合关系特点等完成对偏旁的系统标注,并实现偏旁出处的多层次保真.数字化环境下的偏旁分析法的运用,需要形成古文字偏旁数字化平台的资源共享及共建模式,构建古文字偏旁研究资料验证的学术规范,开拓数字平台的古文字偏旁分析法研究创新思维孵化功能.
推荐文章
中国古代建筑与古文字符号类比
古建筑
古文字符号
建筑意象
语义场
彩画
万史课堂教学的“古文字导入法”
课堂教学
古文字
导入法
课堂导人
教学过程
成功
历史
蒙古文字母到音素转换方法的研究
蒙古文
字母到音素的转换
联合序列模型
联合多元
联合分割
古文字的联机手写识别研究
古文字识别
联机手写识别
中文信息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文字偏旁数字平台与数字化环境下的古文字偏旁分析法
来源期刊 中国文字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古文字 偏旁分析法 数字化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古文字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984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志基 38 64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文字
偏旁分析法
数字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文字研究
半年刊
978-7-5458-0773-8/H·9
16开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文史楼5310室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