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汉字的形体讹变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以"惱(恼)"字为例,其不仅有"(甾)"、"(出)"、"(女)"、"(女)"、"(女)"、"(工)"、"(忽)"、"(忽)"、"惚"、"(刕)"、"(歮)"、"(惱)"、"(惱)"、"(忽)"、"憹"、"(忽)"、"(忽)"、"(忽)"等55个异体、俗体,更重要的是,经过一系列的形体讹变,"惱"之俗字"惚"、"惚"与"恍惚"之"惚"、"惚(聪)明"之"惚"成为了同形字.本文通过对"恼"字讹变过程的考察,清晰还原其形体演变轨迹,揭示演变规律,纠正历史上的诸多错误,为汉字发展史研究提供第一手宝贵资料.
推荐文章
汉字构字理据的形成及其演变
汉字
构字理据
形成
演变
张家山汉简《脉书》病症名考释二则
张家山汉简
《脉书》
(乾)
(髻)
病症名
浅谈形声字声符与字义的关系
形声字
声符
字义
从语言学角度看中医"脉"字的流变
语言学
中医
流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恼"字的讹变考察
来源期刊 中国文字研究 学科
关键词 俗体 讹变 同形字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汉字规范与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198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789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洪义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26 22 3.0 3.0
2 毛远明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50 121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俗体
讹变
同形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文字研究
半年刊
978-7-5458-0773-8/H·9
16开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文史楼5310室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