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复兴,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学,也开始在中国本土回归和复兴.儒学理论的哲学建构是当代中国儒学复兴的一个重要面向.陈来先生的工作所寻求的,恰恰是以传统儒学的仁论为基础的哲学本体论的创构,在一定意义上,这一儒学形上学体系的建构是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熊十力、冯友兰等人形上学体系的继承和超越.《仁学本体论》一书的目的在于“将古往今来之儒家学说发展为一新仁学的哲学体系”,不过,该书不取西洋哲学以概念为中心演绎出一套哲学系统的写作进路,而是采取牟宗三、唐君毅等人“即哲学史以言哲学”的方式展开全书的叙述.陈氏认为,之所以选取这一叙述方式,原因在于儒学以仁为核心的形上学、本体论,自孔子以后,不断地被历代儒者所论说,在这一过程中,仁学本体论的不同面向也在不同的程度上得以展示,而今天儒学形上学的重建与开展,乃是在展示以往仁学发展之历史脉络的基础上的一种“综合、融合、总结”.
推荐文章
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顶层设计
中华文化
走出去
顶层设计
文化治理
文化发展观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现状及策略
中华文化
对外传播
现状
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华文化复兴与儒学形上学的当代建构——陈来先生新著《仁学本体论》评介
来源期刊 孔子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书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160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齐勇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及国学院 147 761 14.0 24.0
2 廖晓炜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8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孔子研究
双月刊
1002-2627
37-1037/C
16开
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46号
24-7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01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