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蛋白组学的变化,从蛋白质的分子水平上探索糖尿病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用高脂高糖饮食+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仪,对糖尿病大鼠进行串级质谱数据分析,对检测出的有统计学意义的表达差异蛋白进行研究。结果:第2周开始,模型组与正常组的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周,模型组血糖基本达到了糖尿病模型的标准,空腹血糖>16.7 mmol/L;蛋白组学检测共获得有显著差异的蛋白50个,其中上调大于1.5倍的蛋白17个,主要有MHCⅡ反式激活因子、主要尿蛋白、LIM结构域蛋白等;下调小于0.75倍的50个,主要有肉碱乙酰转移酶、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前体等。结论:建立了相对符合糖尿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糖尿病大鼠模型,血清蛋白组学分析糖尿病发生的机制中存在免疫系统、糖代谢、脂代谢紊乱,从蛋白分子的水平研究糖尿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具有重要学术和临床意义。
推荐文章
冠状动脉疾病蛋白组学研究进展及中医药临床研究思路
冠状动脉疾病
蛋白组学
中西医研究进展
中医药研究思路
水稻籽粒蛋白双向电泳条件的优化及其蛋白组学方法的比较
水稻
籽粒
蛋白组学
双向电泳
蛋白磷酸化
植物诱导抗虫性的调控机制及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诱导抗性
生理生化
信号调控
蛋白组学
防御策略
蛋白组学技术及其在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组学
营养学
代谢
健康
疾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相关蛋白组学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糖尿病 链脲佐菌素 蛋白组学 动物模型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中医药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8,4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17
字数 36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岩 238 445 11.0 17.0
2 杨宇峰 138 118 7.0 8.0
3 刘小溪 9 19 2.0 4.0
4 陈红谨 1 1 1.0 1.0
5 连捷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糖尿病
链脲佐菌素
蛋白组学
动物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1-0258
14-1265/R
山西省高校园区(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121号 山西中医学院行政楼311室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82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